苏公网安备 32058202010025号

最新新闻
鞍钢自主创新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纪实
2007/08/07浏览(1368

       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鞍钢1780毫米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国内自主集成与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一等奖当中唯一的钢铁企业项目。

       鞍钢人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在于他们坚持的一种责任感,那就是作为一个钢铁大国,要实现技术装备水平的持续提升,必须加速冶金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带着这样崇高的责任和志气,鞍钢人一步步将梦想变为现实。

    (一)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热轧带钢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相继建成了不少热轧带钢生产线。这些生产线都是全套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完全依靠国内技术建成的现代化连铸连轧生产线尚无先例。为了扭转大型冶金装备受制于人的局面,1999年3月,鞍钢人开始了探索。

       在“九五”重点技术装备项目——1700ASP薄板坯连轧成套设备上,鞍钢大胆提出除成套装备由中国一重集团提供外,项目总体设计、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均由鞍钢自己承担。在这条生产线上,鞍钢开发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中薄板坯和精轧温度的衔接、铸机与轧线生产节奏等许多工艺问题。完全由国内设计制造的第四代精轧机采用了弯辊技术、串辊技术、工作辊自动换辊技术、AGC技术及导尺短行程等当代最新技术,实现了自由轧制。自行研制、设计和集成的用于热轧控制的超高速网结构快速计算机控制系统,保证了产品的高精度高质量。在鞍钢和一重集团的共同努力下,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与从国外引进同类生产线相比,节省投资50%,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年经济效益7亿多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组对该工程给予的评价是:它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进行连铸连轧成套设计、工艺开发、设备制造、自主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国家之一。

        在1700ASP热轧带钢生产线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鞍钢人积累了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消化吸收利用,再到自主创新的丰富实践经验,为继续在冷连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创造了条件。“十五”之初,鞍钢果断决定: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自主集成建设1780毫米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

       冷连轧技术是国际钢铁行业公认的技术密集、难度极大的生产工艺,国际上仅有少数几个技术工程公司具备工程技术集成能力。我国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引进第一套冷连轧机后,先后建设了多条冷连轧生产线,但全部采用国外技术集成的方式,在核心技术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是中国钢铁企业在引进全套生产线时花费最多的地方。

       “一定要自主集成,再难也得做这件事!”鞍钢人再下决心。于是,工艺技术资料都由鞍钢自己的技术人员收集整理;设备采购采用“点菜”式,国内能制造的就用国内的产品,这样既大大降低了投资,又推进了冷轧设备的国产化。

       实践表明,这是一条足以让国内冶金人骄傲的冷轧生产线——自主化率达到92%,主体工艺段的轧机和酸洗设备国产化率分别实现了总吨位的96?3%和93%,总投资比国外总承包的同类项目节省1/3,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鞍钢人再一次将冷连轧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功突破了冷轧成套设备制造和生产工艺控制两大核心技术。此后鞍钢又先后完成了2150热连轧生产线、2130冷轧生产线的自主集成建设,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

       现代化是买不来的,单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是不够的,必须加速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才能真正提高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真正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鞍钢利用人才优势,不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技术和设备,扩大改造成果,实现由“输出产品”到“输出技术”的转变。

       2006年11月20日,国内冶金行业首条成套技术输出项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1700ASP工程在圆满完成达产、实现预定目标之后,全部交付济钢。这条生产线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质量和可靠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投产不仅表明我国已经具备重大冶金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且标志着在自主知识产权冶金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上走出了“第一步”。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长顺表示,济钢为了引进这条生产线,进行了认真考察、科学论证,最后选择了由鞍钢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工程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6年1月建成并实现热负荷试车一次性成功。此后,生产线在半年内便实现达产,创造了国际上同类生产线建设工期最短、投资最少、达产最快等多项世界纪录。

    (三)

      西部500万吨板材精品基地是鞍钢为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迈出的关键一步。项目包括2台328平方米的烧结机、2座3200立方米的高炉、2台260吨转炉、一条2150ASP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2条冷连轧生产线,以及配套设施等工程,产品定位在高档汽车板、家电板、高级别管线钢、高强度船板等高端产品上。这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鞍钢人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这些项目。整个新区的建设工期只有同行业的一半,总投资比同类项目节省1/3,鞍钢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全流程钢铁生产线集成能力的钢铁企业。西部板材精品基地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主建设现代化全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实力,改写了我国建设全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长期依靠国外的历史。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鞍钢制造”,使鞍钢生产出了替代进口的三峡右岸水轮机蜗壳钢板和X100管线钢宽厚板等多种高端产品。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北京奥运工程、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润扬长江大桥工程、秦沈客运专线工程、巴基斯坦PAPCO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等一大批国内外重点工程中,“鞍钢制造”屡展风采。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鞍钢制造”,实现钢铁主体技术装备国产化,使鞍钢具备自主建设现代化全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实力,改写了我国建设全流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长期依靠国外的历史。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鞍钢制造”,使鞍钢走出了一条让世人惊叹的发展之路,为把鞍钢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支撑。

 

 
 
进入编辑状态